每年的歲末,農曆12月8日是臘八節,也是佛祖誕辰日,不知道大家吃臘八粥過節嗎?我大約14歲多的時候,41年前的過年,中央日報剛好刊載了北平(京)的小吃,好奇的我,問了爸爸關於刊載的臘八粥?爸爸鮮少對我們提起他的家鄉風味食物,加上媽咪是客家人,家裡的食物幾乎是媽咪自己自學的,所以對於爸爸家鄉的食物,產生了好奇?戰爭洗禮過的爸爸,能活過來確實不容易,爸爸很嚴肅,幾乎讓我這個大兒女敬畏著,沒想到幾個月後,爸爸突然生病往生,這「臘八粥」還是北上居住後,媽咪好友告知我們,才明白吃臘八粥的含意。
因為媽咪好友在佛光山當志工,每當臘八的時節,皆會分享臘八粥給我們食用,幾年下來興起我動手煮臘八粥的念頭,甚至為了找出其出處根源,透過網路找出來的資料。臘八節的傳說很多版本,但是比較貼近我們的是:農曆12月8日釋迦牟尼佛成道之日,於是這天稱為「臘八節」或是「法寶節」。
佛教創始者;釋迦牟尼出生在古印度北部(今尼泊爾境內),是淨飯王的兒子,他看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的痛苦折磨,不滿當時候的婆羅門的神權統治,於是釋迦牟尼捨棄王位,出家修行,經過了六年的苦行,在臘月八日於菩提樹下悟道成佛。
相傳釋迦牟尼佛修行的六年日子中,每日僅食用一麻一米,指的是最粗糙且帶著穀殼的碎米。後人感念他所受的苦難,於是每年的臘月初八吃粥以此紀念。因此「臘八」是佛教盛大的節日,傳到中國後,從古至今,個個寺廟會浴佛跟舉行誦經,仿效釋迦牟尼成道之前,由僧侶沿街化緣,將收集的米、栗、五穀類等材料,煮成八寶粥品分送給窮人食用,因此窮人把此粥稱為「佛粥」。
在清朝更是吃臘八粥的鼎盛時期,準備臘八粥是當時宮廷盛事,之後陸續傳到民間,尤其在大陸北方,因為吃完臘八粥就開始要過年了。寺廟煮粥供佛接濟窮人,民間煮臘八粥為了祭祀祖先、祈求豐收和吉祥,而年就是從喝完臘八粥開始,粥品的材料,隨地區性、個人喜好添加,最主要是以五穀雜糧為主。每個家庭習慣不同而改變,基本上廚房裡有甚麼用甚麼!因為這臘八粥一口吃進的是暖心暖胃的愛心烹調,為了求身體康健,天津嬸嬸家的臘八粥跟我們一樣都會加上紅豆或是赤小豆,這幾年我也會學嬸嬸加上黏黃米(北方特有的米,黏性跟糯米相同),嬸嬸說:有甚麼加甚麼不拘泥,這種如養生粥品的食物,在冷冷的冬季喝上一碗,精、氣、神都元氣滿滿。重點是:作法一點都不難,只要事前準備即可煮上一鍋。
材料:紅豆20克、綠豆20克、黃豆10克、黏黃米10克(可用小米代替)、白米20克、紫米10克、花生20克、藜麥10克(或是台灣特有種紅藜),大小薏仁各10克、紅高粱20克
做法:
1.先把紅豆跟紅高粱、大薏仁前一天泡,因為比較難煮熟,請注意紅高粱一定要煮熟透。
2.花生、黃豆泡水兩小時,之後剝去外皮備用。
3.把紅豆、大薏仁、紅高粱、花生仁、黃豆先煮,電鍋跳起悶著。
4.把白米、紫米、黏黃米、綠豆、藜麥、小薏仁放進作法3的鍋子裡一起煮,此時外鍋再放入一杯水,電鍋跳起悶著。
5.接著再放入一杯水繼續悶煮,等待電鍋跳起悶著,之後就可以享受好吃的臘八粥。
PS:此方法是電鍋版,材料除了這些,也可以加入芋頭、栗子、玉米、蓮子、紅棗、堅果類,材料自己斟酌。
https://www.kmdn.gov.tw/1117/1271/1274/327876/
11種穀類作法,如上作法
去年的臘八粥,今年Mom of Chen沒空送來,也沒去台北道場
臘八那天一早,匆忙用五穀粉類替代沖泡給為了五斗米折腰的小妹喝~~
之後認真熬了臘八粥,今年用上芋頭,白米,綠豆仁,脫殼台灣特有種紅藜跟未脫殼紅藜兩種混和,外加黃豆(這是我跟小妹鐵定要吃的黃豆,我們有一半東北血統),今年特別加些鹽巴入內
這小鍋,我跟夫人吃了四天,小妹一口都沒吃
因為小的苦笑,她壓力肥到爆,不敢吃
留言列表